2009/02/13 |
如果旅行只是美好人生的開始,那麼吃喝玩樂的下一步是什麼呢? 透過跟讀者的交流,我發現有過豐富的旅行經驗以後,有越來越多的人不想當沉默的亞洲人,或是只會聊好萊塢明星八卦的背包客,而開始想如何透過英語在正式場合跟外國人平起平坐。 『你們找我來,最重要希望達成什麼目的?』 表面上看來,這似乎是個簡單到可笑的問題,這些原本就是家事國事天下事,事事關心的年輕人,已經有很多的想法跟觀點,不是把這些論點用英語說好就得了嗎? 所以最近下定決心,根據我自己從旅行到求學,工作到生活的經驗,有系統來分享如何透過日常使用的英語,達到跟外國人平起平坐。 邏輯思維,聽起來好像很抽象,但是我舉取名字為例,就很容易明白了。 亞洲人的父母幫孩子起名,無論是泰國還是香港,韓國或是台灣,都希望能夠取個吉利的名字,但是外國人取英文名字,『意思好』不重要,絕對不會是因為意思吉祥,在乎的是『聽起來』怎麼樣。 『到香港、新加坡一趟,感覺上好像我們的祖父母或曾祖父母,在清理老房子的時候,發現一堆再也用不到的老名字,於是扔到海裡,這些名字經過幾十年,漂到太平洋的另外一端,節儉的中國人到沙灘上散步,發現了一些希奇古怪的字,於是決定撿起來穿在自己身上…』 Heather有什麼不好聽呢? 我們可能會爭辯,但是對母語是英語的人來說,一個好的名字可以讓人輕易融入團體當中,讓你和你四週的同事及朋友平起平坐,所以重要的是能被人接受,不能太怪,不應該招來竊笑,或是一轉就變成不讓人受尊重的綽號,這樣別人才會記得你的所作所為,而不是一個驚世駭俗的名字,與眾不同沒有什麼不對,像是Paris,Brooklyn,那麼你的姓也必須是Hilton或是Beckham才撐得起來,否則只會變成眾人的笑話。 把這個邏輯轉到日常使用的英語,就不難發現,中國人喜歡說的吉利話或客套話,翻成英語無論多麼流暢,也不『好聽』,因此就失去了許多對話當中該有的趣味,比如當有人說我們: “You speak English very well.” 您真是極為仁慈! 這麼一來,誇獎你的人,自己就在下一句話中被誇獎了,當然,我英文不夠好,否則別人不會注意到我是外國人,你也不夠寬厚,否則就算注意到也不會說出來,但是當你回一句雜著一個關鍵字”extremely”的好聽話,對方下次一定不敢再小看你的英語力,至少絕對不會再不識相,像老師誇獎小朋友那般,有意無意用高高在上的傲慢對待原本應該平起平坐的兩個人。 所以與其像說中文那樣,開口前先考慮『意思』好不好,不如先考慮如果我這麼說,『聽起來』怎樣? |
- Feb 16 Mon 2009 09:35
從取英文名字學英語的邏輯- 褚士瑩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